

自动驾驶的起源与基础其实与安全科技息息相关,诸如目前常见的车道偏移警示或是介入修正的机制,以及定速巡航系统等都是藉由车身四周的感应雷达、影像侦测、自动煞车等系统等来辅助驾驶人,因此只要将系统有效整合,或许自动驾驶的可行性已不再遥不可及。
然而,即便是解决了科技面的需求,自动驾驶的量产仍然会面对许多质疑,有鉴于自动驾驶的成熟应用,未来我们熟悉的传统汽车操控元件,包含方向盘、仪表板、油门、煞车踏板等机械结构,反倒成为了非必要的存在;不过为了因应电脑故障等安全上的顾虑,这些传统操控元件也必须适时转由人为操控,而这点Google自动驾驶车辆已经做了示範,被迫因为法规要求而加回这些配备。
自动驾驶的应用之后,纯驾驭或是代步工能已经不是唯一,因此关于车辆的娱乐整合系统、舒适的多功能座椅、精美的车室内装等也将顺势成为车厂竞逐的方向,以车作家或是在车内住宿几晚或许也会变成常态;而当自动驾驶普及之后,交通事故也可望跟着大幅减少,因此车主购买汽车保险的费用将大幅降低,不过这些费用其实并非消失,只不过是转为自动驾驶的费用(系统基本费用以及后续维修等)。
即便目前自动驾驶已经是时势所趋,但最快至少也还要等个5-10年,而这庞大的研究费用想必也不会便宜,初期应该只有高级车品牌有望搭载,再随着大量生产而普及;总之自动驾驶以后,传统的驾驶认知与习惯都将面临挑战。
